“魚葉”之于白毫銀針,“馬蹄結”之于荒野茶,是怎樣的存在?
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“魚葉”之于白毫銀針,“馬蹄結”之于荒野茶,是怎樣的存在?

《1》“魚葉”和白毫銀針

標準的白毫銀針的外觀,民間俗稱為“一旗一槍”。

“槍”,是指茶芽,肥壯的芽頭白毫滿披,形態(tài)非“針”般細瘦,反而更像鮮嫩飽滿的春筍、渾實挺直的銀槍頭。

而“旗”,便是指緊護著芽頭的那一片小魚葉。

見過白毫銀針鮮葉的茶友會發(fā)現(xiàn),“魚葉”其實并非真正意義的葉片,它不是葉片的舒展狀,而更多是呈現(xiàn)為“殼”狀,像芽頭的一個保護鞘,所以也俗稱葉殼。

魚葉,是采摘早期的白毫銀針的標配。

魚葉是芽頭的固定拍檔和貼身護衛(wèi),它個頭小小,底部和芽頭相連,又半環(huán)抱狀包裹著肥嫩的芽頭,共同組成了早期白毫銀針的模樣。

而隨著溫度的升高,芽葉生長速度加快,后期采摘的白毫銀針往往沒有魚葉伴生,而且之前重重疊疊的芽頭,外層也會逐漸開展,開始變得瘦、長、緊實度大不如前。

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,魚葉,是高等級白毫銀針的一個體現(xiàn)。

但是,干茶沒有帶“魚葉”,就一定不是高等級的白毫銀針嗎?

也不盡然。

主要有兩個例外情況:

一、茶菁經過“剝針”處理

有時為了外形更勻整秀美,茶廠在制作高等級白毫銀針時,一些采回來的茶青,在攤晾、萎凋之前還會多一道“剝針”工序,即人工揀剔出魚葉或采摘時帶下的小葉片。

如此剝針后的茶青制成的白毫銀針,仍免不了部分帶有“魚葉”,但整體是以單個的、肥壯飽滿的芽頭為主。

二、干茶的魚葉自然脫落(或碰落)

上文提到過,魚葉小且多呈“殼”狀,當它和芽頭都是新鮮的嬌嫩茶青時,連接很緊密。

但是,待到經歷日光萎凋、干燥、復曬等長達近兩個月的加工之后,水嫩的茶芽變得干燥,輕握一下手心都是扎扎的感覺,之前緊裹芽頭的小魚葉,水分走失,也變得伸翹起來。

小巧細嫩又足夠干燥的茶葉,不但芽頭易折,魚葉、葉片也很容易自然脫落或受力被碰掉。

這也是為什么在制作高等級的銀針、白牡丹的時候,人工往往會更精細和用心。

再加上,高品質銀針或牡丹,精制時,還有一道“風選潔凈”工序,借助工具,把成品茶,風選一下,成品干茶更潔凈。

綜上可知:不能以是否帶有“魚葉”,作為判斷白毫銀針等級的指標。

《2》“馬蹄結”和荒野茶

在白茶市場上,相信很多茶友都聽過這樣一句話:是不是荒野茶,看它有沒有馬蹄結就知道了。

這句話可能來自某個賣荒野茶的店老板,也可能來自某個超敢說的白茶“專家”

時間有限,信息龐雜,這種判斷茶葉真?zhèn)螘r,短平快風格的所謂“標準”很有市場。

但是,這種以“馬蹄結”論荒野茶的觀點,又有幾分效用呢?

荒野白茶的“馬蹄結”是什么?

大家可以看下圖:

(2021荒野白茶的干茶:沒有拍特寫,但可以參看最左邊翹起的那個茶條,尤其明顯)

可以看到,茶條的末端會有一小截梗,明顯比上面要稍微粗壯一些,而且?guī)А敖Y”狀,有個別“結”上,還連帶著一小劈木質化的纖維。

斜斜看過去,這個“結”的斷切面神似一個類梯形的小小馬蹄,顧名思義,這就是荒野茶的“馬蹄結”。

茶葉受水浸潤后,“馬蹄結”看起來會更明顯。

(下圖所示:沖泡后的2021荒野茶葉底,馬蹄結清晰可辨)

馬蹄結,是荒野茶的特殊采摘方式使然。

如今市場上的荒野白茶來源,一部分是人工種植但由于某些歷史原因自然荒棄多年的茶樹、而后因為白茶價值的飆升而重新管理采摘;一部分是茶農為了提高收益,人為將茶園進行荒放一定年份后,再進行采摘。

不管是自然荒棄還是人為荒放,荒野茶的管理都較為粗放,由于無人為過多的管理,營養(yǎng)積聚緩慢,荒野白茶的茶芽較茶園茶短瘦,根部木質化程度略高,且與枝干結合的較緊。

如此一來,采荒野白茶的時候,茶農不不會像采茶園茶那樣,就近茶芽采下,而是往往更靠近枝干的部位進行采摘,這樣的采摘手法既不傷害芽頭,也更容易采下。

也因此,便形成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“馬蹄結”,即“被連帶著采下來的、芽與枝干連接的那一小截兒”。


“馬蹄結”是荒野茶的一個標識,但不是鑒別荒野茶的唯一標準。

茶,歸根結底還是大自然的產物,長相外觀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辨識品質的參考,但如果僅從是否具有某一特征(比如“馬蹄結”)就得出結論,未免失于偏頗。

更何況,受制于個人視角、常識、經驗的深淺不一,結論更是差之千里。

要真正的辨別荒野茶,看外觀只是一個方面,更重要的,還是要喝,從香氣、滋味等方面綜合判斷,才是最妥帖的方式。

有沒有獨特的山野氣息,有沒有更醇爽、甜柔的滋味,有沒有更耐沖泡......這些指標都用上,才能更準確。

來源:茶百科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